施甸县姚关镇善洲小镇发展总体规划
规模:规划面积约3.74 km2项目位置与范围: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,杨善洲故里,善洲小镇其四至范围为:东至大乌邑村,南至清平洞景区,西至山邑岩子脚村,北至盖打村,规划面积约3.74 km2。
背景: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,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响遍全中国,而以杨善洲红色精神为核心和特色的善洲小镇,对社会各界有着深远的教育使命和意义,中央组织部也号召向杨善洲同志学习,使善洲小镇迎来最大的发展契机。
项目构思:规划在深入挖掘分析杨善洲精神的基础上,高度提炼了杨善洲精神“忠勇勤廉”的核心内涵。规划充分结合了基地清平洞(杨善洲启蒙地,1/3骨灰埋葬地)、火星山、野鸭湖湿地公园和姚关古镇四个最主要的资源,与杨善洲四大精神充分融合,打造了“忠勇勤廉”四大功能片区,每个片区均以杨善洲故事出发,充分挖掘其生平事迹,体现其平凡中的伟大精神,在体现文化的同时,结合小镇使命和市场客群发展相应的教育和休闲项目和业态,区别于善洲林场的严肃党性教育,打造严肃与活泼结合的寓教于乐的社会教育特色。
特色小镇需要核心产业发展,为将红色精神产业化,充分实现其教育使命和意义,规划引入了研学产业,重点针对党员和青少年进行产业和业态策划。规划将特色资源与市场客群结合,将文化精神与业态策划对接,实现了从文化向产业的转变,从资源向资本的转变,提出了“杨善故里,研学小镇”的形象和口号,打造以善洲精神为核心以研学产业为主导的善洲小镇。
规划以善洲小镇为中心,整合周边,辐射镇域,促进全域旅游发展,特别是与东面5公里处的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的全面对接,统一打造和经营。
发展目标:
打造国内唯一一个以弘扬、宣传、展示杨善洲精神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游基地
建设全省一流的青少年开放式户外教育基地
远期创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
发展定位:
以展示、弘扬杨善洲精神为核心,以“研学修学+户外体验式旅游”为特色,将善洲精神与生态农业、美丽乡村、户外体验、创意休闲等融合发展,打造集研学体验、科普教育、文化休闲、户外运动、生态健康、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善洲精神红色文化研学基地。
空间结构:
结合资源布局特征,提出了“景城分两片,一环串四区”的空间结构。
景城分两片:以姚关镇区为中心的南“城”功能区+以野鸭湖湿地为中心的北“景”功能区 ,通过S232连接。
一环串四区:
以旅游大环线为主纽带,连接善洲精神教育片区、山林户外运动片区、田园湿地科普片区、古镇文化体验片区四大主要旅游休闲区域。
四区:
1、善洲精神教育片区(忠)——清平洞区域——学习感悟
项目:善洲爱国实践基地(小镇客厅)
2、山林户外运动片区(勇)——火星山区域——户外教育
项目:善洲生活体验区、青少年户外研学营地
3、田园湿地科普片区(勤)——野鸭湖湿地区域——科普研学
项目:善洲滇西粮仓党建基地、青少年湿地研学基地(游客服务中心)、朱市冲民俗社区
4、古镇文化体验片区(廉)——古镇片区——实践教育
项目:姚关非遗活化园、姚关古镇休闲区
项目特色:
1、杨善洲四大精神内涵与基地四大资源特色的融合发展。
2、与市场结合,与旅游趋势结合,域使命和教育意义结合,引入研学产业,将红色文化产业化,促进全域旅游发展。
3、项目和业态紧紧围绕杨善洲精神进行挖掘和策划。